每轮降温,随之而来的都是妈妈们对小宝宝保暖问题的担心。小宝宝饿了会哭、困了会闹,但是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热了,ta可是完全说不出来呀!那怎么办?就只能凭感觉了呗!也就是那句“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其实,洋葱穿衣法和基本温度叠加穿衣法,妈妈们都熟记于心,但却经常忽略一些小细节,比如小宝宝身上有4个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首先是宝宝的小肚子,保持宝宝小肚子暖和可以减少肠胃问题;其次是宝宝的背部,保持宝宝的背部温暖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宝宝的头颈部和小脚丫对外部的温度比较敏感,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1.宝宝的小肚子怕着凉
如果宝宝腹部受寒,容易肚子痛、腹泻。保证宝宝腹部温暖可以避免小肚子受凉导致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妈妈抱宝宝时,小肚子露出来,就很容易着凉,还有进入爬行期的宝宝,肚子也容易受凉。妈妈可以给宝宝穿连体衣和护肚围,宝宝睡觉时使用睡袋,避免宝宝的小肚子着凉。
2.宝宝的背心怕着凉
宝宝的背心部也怕冷,妈妈要保持宝宝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穿太多,反而容易出汗导致背部变凉而降低体温,更不利于保暖。
妈妈要经常摸摸宝宝的背心部位,来判断宝宝的冷热。如果宝宝穿得多,可以使用吸汗巾,及时擦干宝宝汗液,保持衣服干爽。
3.宝宝的脚丫怕着凉
俗话说“寒从脚入”,脚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脚部脂肪也比较少,因此保暖的能力很差。天气冷了,就要注意足部保暖,穿上小袜子了。
4.宝宝的头部怕着凉
头部的保暖常常被忽视,需要引起重视。秋冬季在室外,温度低,风大,最直接吹的就是头部,头部一凉就容易生病。尤其是外出时,妈妈要给宝宝戴上帽子。
对于不会行走的小宝宝,可以比妈妈多穿一件。因为活动量不大,相对体温会低一点。
对于学步期宝宝,或已能独立行走的大宝宝来说,可以和妈妈穿衣的薄厚相同,甚至可以比妈妈少穿一件衣服。因为大宝宝活动量大、代谢量大,所以相对体温会高一点。
妈妈如何判断宝宝的冷暖?
宝宝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冷暖感受,爸爸妈妈如何判断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呢?判断宝宝冷暖,妈妈可以摸摸宝宝的“背心部位”,而不是手脚。宝宝的手脚末梢血液循环发育不完善,所以即使他们穿了足够多的衣服,也难免会手脚冰凉。
同时,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机体不能很好地应对温度的变化,如果妈妈摸到宝宝手脚凉就急忙添衣,可能会过度捂热。
是冷是暖,宝宝的颈背温度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中央体温。测温度时,妈妈的手掌应温暖干燥,以免对宝宝造成刺激。妈妈可以摸宝宝的后颈和背心处,感觉皮肤温暖干燥,表示穿衣合适;如果潮湿有汗就是穿多了,应该减少衣物;如果感觉寒凉,就要及时添衣。
其次,爸爸妈妈也可以将自身对环境温度的感知可以作为参考,并且通过测量体温变化来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对宝宝的了解,通过他的行为和精神状态,来判断是否舒适。有的小宝宝穿的少着凉了就会打嗝、流鼻涕,或是没精神,这些异常状况需要爸爸妈妈们格外注意。